2022年,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止步。成功舉辦進博會、廣交會、服貿會、消博會;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增加,外資準入門檻不斷降低;RCEP正式實施,持續釋放開放紅利,自貿區網絡布局更加完善;創新平臺持續擴圍,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;中歐班列開行數屢創新高,“一帶一路”朋友圈越來越大;服務進口額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二,“中國服務”加速在全球落地……
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,為世界提供更多機遇,為國際合作注入更強動力,為世界經濟復蘇作出更大貢獻。
1 進博會迎來5歲生日
——開放功能更突出,溢出效應更明顯,展現了中國擴大開放的滿滿誠意
145個國家、地區和國際組織參展;284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參展;意向成交金額735.2億美元,比上屆增長3.9%……今年,迎來5歲生日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再次交出一份出色成績單。
進博會已經成為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、推動高水平開放的平臺、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,也是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、支持經濟全球化的實際行動。
5年來,進博會開放功能更加突出。展示新產品、新技術、新服務,與全球企業洽談合作,進博會的魅力持續吸引著新老朋友紛至沓來。從2020年起,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進博會參展“回頭率”持續大幅提升,從第三屆的70%到第四屆的80%,再到第五屆的近90%,進博魅力持續顯現。
“連續5年如期舉辦進博會,讓中國大市場成為世界大機遇,釋放了中國全面擴大開放、加強國際合作的積極信號,展現了同世界分享市場機遇、推動世界經濟復蘇的中國擔當?!薄妒澜玳_放報告2022》如是評價。
在世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,如期舉辦、越辦越好的進博會,展示了中國擴大開放、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的滿滿誠意,也為全球經濟發展增添了新的強勁動能。
2 外資投下信任票
——吸引外資規模擴大、結構優化,鼓勵投資項目增多、外資準入門檻降低
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對2家在華新合資企業的投資達30億美元;華晨寶馬生產基地大規模升級項目(里達工廠)在沈陽正式開業;諾和諾德在天津第8次增資擴產;松下集團將冷鏈設備生產、銷售等更多業務板塊轉移至中國……這一年,多家外企用實際行動為中國經濟投出信任票。
今年以來,中國吸引外資逆勢增長。1至11月,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422億元人民幣,同比增長15.9%。這一水平已經超過去年全年,規模創歷史新高。
引資結構持續優化??罩锌蛙囍袊邪l中心落戶蘇州工業園區,歐萊雅首次在華成立投資公司,阿斯利康在青島成立以罕見病為主題的創新中心……1至11月,中國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239.4億元人民幣,同比增長17%;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19.3%,其中高技術服務業增長20.8%,高技術制造業增長14.3%。
規模擴大、結構優化的背后,是一系列開放舉措釋放的政策紅利。外資準入門檻越來越低,今年實施的全國和自貿試驗區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分別縮減至31條和27條,壓縮了6.1%和10%;鼓勵投資項目越來越多,2022年版《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》與2020年版相比,鼓勵條目增加近20%……今年以來,中國引資制度政策體系逐步完善,平均每天1.5個外資大項目落地,外資加速布局中國市場。
“構建新發展格局,離不開更好引進外資;促進深層次改革,離不開更好引進外資;推動高質量發展,離不開更好引進外資。在華外資企業應積極把握共享中國大市場機遇、共享制度型開放機遇、共享深化國際合作機遇?!鄙虅詹扛辈块L盛秋平說。
憑借巨大的市場潛力、完整的工業體系、完備的基礎設施等優勢,中國引資規模持續擴大、結構不斷優化,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充沛活力,也折射出中國經濟的強大“磁力”和發展韌性。
3構建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
——RCEP釋放開放紅利,自貿試驗區發揮“試驗田”作用,海南自貿港換擋提速
今年1月1日,《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》(RCEP)正式實施,持續釋放開放紅利。前11個月,中國與RCEP其他14個成員國進出口總額為11.79萬億元,占中國外貿總值的30.7%。
這個全球人口最多、經貿規模最大、最具發展潛力的自貿協定,正在為區域經貿發展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。從中國到柬埔寨,廣東的橘子只需要6個小時就能清關,比過去縮短了一半的時間。關稅降低了,中國消費者以更便宜的價格喝上了新西蘭的乳制品和日本的清酒。
今年以來,中國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,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,加快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、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。
自貿試驗區發揮對外開放“試驗田”作用,以不到全國千分之四的國土面積,貢獻了全國17.3%的進出口額,吸收外資占到全國的18.5%。自2013年在上海設立第一個自貿試驗區,到今天全國一共設立了21個自貿試驗區、向全國復制推廣了278項制度創新成果。
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,是中國實行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戰略舉措。中國陸續同全球26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19個自由貿易協定,覆蓋亞洲、大洋洲、拉丁美洲、歐洲、非洲。自由貿易區網絡布局逐步完善,貨物貿易、服務貿易與投資開放水平顯著提升,經貿規則覆蓋領域更加廣泛,承諾水平不斷深化,為形成更大范圍、更寬領域、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發揮了積極作用。
4 “一帶一路”碩果累累
——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創新高,“數字絲綢之路”更具活力
伴隨火車汽笛轟鳴,足球、串旗等體育用品從寧波港出發,搭乘中歐班列“世界杯海運專線”,運往本屆世界杯主辦國卡塔爾。
今年以來,中歐班列開行數屢創新高。1至11月,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.5萬余列,已超去年全年總和,82條運行線路通達歐洲24個國家的204座城市,有效維護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。
自2011年首趟中歐班列“渝新歐”從重慶始發以來,中歐班列逐漸搭起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合作的主要橋梁。在中歐班列助力下,“一帶一路”朋友圈日益擴大。目前,中國已經和150個國家、32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合作文件。
共建“一帶一路”,為民眾增福祉。在沙特西部港口城市吉達,矗立著一座規模巨大的海水淡化廠。紅海海水通過淡化廠400余米取水管道進入取水泵房,經過一系列技術處理轉化為淡水后,通過一條條輸水管道流入千家萬戶。這是中企在海外承建的第一個大型海水淡化項目,日產水量60萬立方米,每天可向拉比格周邊的吉達、麥加等主要城市200多萬戶居民提供生活用水,是沙特重要的民生工程。
“數字絲綢之路”更具活力。近年來,中國數字經濟發展迅速,數字經濟規模穩居世界第二,數字經濟占GDP比重持續提升。自2017年正式提出建設“數字絲綢之路”以來,中國持續加強與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在人工智能、云計算、量子信息等前沿領域合作,推動“一帶一路”建設創新發展。今年以來,中國—東盟信息港建設穩步推進,中阿跨境貿易沿著“網上絲綢之路”火熱展開……截至目前,中國已與17個國家簽署“數字絲綢之路”合作諒解備忘錄,與23個國家建立“絲路電商”雙邊合作機制。
5 服務貿易提檔升級
——服務貿易規模持續增長、結構不斷優化,新興服務業成為服務貿易增長新動能
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設置了中國服務貿易成就展專區,回顧10年來中國服務貿易發展成就——中國服務進口額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二,2012年到2021年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速是全球增速的2倍。
今年以來,在全球外貿形勢復雜嚴峻的背景下,中國服務貿易保持較快發展勢頭。商務部數據顯示,1至10月,中國服務進出口總額49185.5億元,同比增長17.2%;其中服務出口23581.5億元,增長18.1%;進口25604億元,增長16.4%。
新興服務業為服務貿易注入新的增長動能。保險服務、計算機與信息服務等新興服務業增長勢頭好。商務部數據顯示,1至10月,中國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穩定增長,進出口額達20478億元,同比增長10.3%。其中,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11499.2億元,同比增長14.3%。出口增長較快的領域是知識產權使用費、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,同比分別增長17.3%、16.3%。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口8978.8億元,同比增長5.6%;進口增長較快的領域是保險服務,同比增速達57.1%。
近日,國務院批復同意在沈陽、南京、杭州、武漢、廣州、成都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,試點期為自批復之日起3年。北京自2015年成為全國首個試點城市以來,服務業擴大開放穩步向前,正在形成更加完善的試點格局,實施更大范圍、更寬領域、更深層次對外開放,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。
6 外貿創新平臺擴圍
——增設29個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、60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
不久前,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迎來今年第2次擴圍,也是近7年里的第7次擴圍。2月,國務院同意批復在鄂爾多斯等27個城市設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;11月,又新增廊坊等33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。截至目前,中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已擴至165個,覆蓋31個省份。
綜合試驗區的探索和政策創新推動了中國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。海關數據顯示,2021年,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達1.92萬億元,增長18.6%。2022年中國跨境電商保持平穩較快增長,上半年跨境電商進出口交易額同比增長28.6%。其中,綜合試驗區帶動作用明顯。
11月,全國增設29個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。作為進口促進平臺,此前已確定的14個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已經形成了各自優勢和特色,有效促進了進口貿易與產業、消費的深度融合。
目前,跨境電商、市場采購貿易方式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正處在創新發展的窗口期。創新平臺的進一步擴圍和建設,將加快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,激發外貿轉型發展新活力,促進外貿高質量發展。
返回頂部
關注官方公眾號